• <menuitem id="ttair"></menuitem><tr id="ttair"><small id="ttair"></small></tr>
    1. <sup id="ttair"></sup>
      <ins id="ttair"></ins>

    2. <tr id="ttair"><nobr id="ttair"></nobr></tr>
      獲取更多信息請下載APP

      沙?塵?“狂飆”!不是所有“下土天”都叫沙塵暴......

      來源:北京科技報    發布日期:2023-03-23 13:44:51   閱讀量:0

      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3月21日至23日,受冷空氣影響,西北地區東北部、內蒙古、華北、東北地區等地的部分地區有4至6級偏北風,陣風7至9級,并伴有較大范圍的沙塵天氣。

      在北京的小伙伴會發現,今天這個“下土天”里,遠處的景物呈現出黃褐色或灰黃色,天色則呈蒼白或微黃色,和記憶中的“橙色風暴”相差很遠......這是因為今日北京受到的是揚沙或浮塵的影響,而不是沙塵暴或強沙塵暴。

      微信圖片_20230323134322

      沙塵天氣都叫沙塵暴?

      每當天空泛黃,空氣中有塵土漂浮時,就有人認為:沙塵暴來啦!其實,并不是所有的沙塵天氣都是沙塵暴。只有沙塵天氣達到一定強度時,才能稱為沙塵暴。在氣象學上,按照影響由輕到重,沙塵天氣可分為浮塵、揚沙、沙塵暴、強沙塵暴和特強沙塵暴。

      微信圖片_20230323134330

      浮塵程度最輕,是指塵土、細沙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氣現象,浮塵常使遠處景物呈現黃褐色或灰黃色,天色則呈蒼白或微黃色。

      揚沙天氣時,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相當混濁,水平能見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以內的天氣現象。

      當達到沙塵暴級別,大風會將地面大量沙塵吹起,使空氣變得很渾濁,水平能見度小于1公里。

      強沙塵暴則是強風將地面沙塵吹起,空氣模糊不清,渾濁不堪,水平能見度小于500米。

      而最恐怖的特強沙塵暴出現時,狂風將地面沙塵吹起,空氣特別渾濁,水平能見度不足50米。

      沙塵暴預警怎么看?

      沙塵暴,特別是特強沙塵暴,是一種危害極大的災害性天氣。當沙塵暴來襲時,氣象部門就會發布相應的預警。根據現行的國家級預警發布標準,中央氣象臺發布的沙塵暴預警分為三級:沙塵暴藍色、黃色、橙色預警,預警顏色由淺到深,代表影響程度和防御等級越來越高。

      微信圖片_20230323134335

      沙塵來襲如何防護?

      沙塵天氣會造成空氣質量下降,嚴重影響人們日常生活,對生態環境、部分設施農業也會造成一定影響。一旦收到氣象部門發布的沙塵暴預警,請及時采取防范措施,減少沙塵帶來的不利影響。

      微信圖片_20230323134339

      老年人、兒童、孕婦、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是敏感人群,沙塵天氣時應盡量避免外出,如果發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氣短、發作性喘憋及胸痛時均需盡快就醫。

      種樹管用嗎?

      沙塵暴的形成是人類不可抗拒的自然現象,但實施生態建設工程對于減緩沙塵暴的危害程度十分有效。

      微信圖片_20230323134345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公開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1.64億畝以上?!笆濉逼陂g,累計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108個,面積超過2657萬畝;建立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53個、國家沙漠公園98個。

      10年來,天然林保護建設近6200萬畝,退耕還林還草近1億畝,京津風沙源治理6000多萬畝,石漠化綜合治理近3000萬畝。

      三北防護林工程累計完成造林面積超過30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從5.05%提高到13.57%,植被覆蓋度從38%提高到56%,有效降低了風沙侵襲強度和頻率。

      國家林草局監測顯示,2004年以來,我國沙化土地面積連續三個監測期持續凈減少,沙化程度持續減輕,林草植被持續增加,風沙危害持續減弱,沙區生態狀況穩中向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的土壤風蝕總量較2000年下降約40%,風沙危害明顯減輕,固沙能力明顯增強。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王素表示,在改善當地生態環境上,防護林建設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通過植被根系固沙、蓄水功能,可以降低地表沙塵裸露面積,抑制、改善起沙條件,植被也可以減小局地的揚沙,但對整個風場的改善畢竟有限。

      王素稱,在極端不利氣象條件下,揚沙仍能被大風從未改造的沙漠中帶起,在高空環流的帶領下席卷我國北方。我們需要認識到,沙塵暴不能被根治,植樹造林也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終極方案,不能百分之百解決我國的沙塵問題。防護林的建設和生態環境的科學治理仍然需要持續推進。

      (參考來源:中國天氣網,中國新聞周刊,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