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反邪教協會科普活動走進北師大密云實驗中學
圖/文 趙天宇
為進一步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相關要求,推進青少年群體科學素質提升,弘揚科學精神。3月5日,北京反邪教協會走進北師大密云實驗中學,開展了以“筑夢”為主題的航天科普活動,并借此機會做好崇尚科學、破迷反偽相關科普工作。
“力箭”出鞘、“夸父”探日、“捷龍”首飛、“太空之家”遨游蒼穹……2022年,中國航天全年共完成64次發射任務,空間站建造階段6次飛行任務全部順利完成,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圓滿收官,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為后續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因此,本次活動首先邀請載人航天科普專家,原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工程師、北師大科學傳播與教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韓娜,為全校師生帶來航天科普講座。韓娜歷任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軟件主管,執行過多次航天員選拔、訓練工作以及航天模擬器仿真研制開發工作,目前主要從事載人航天媒體科普、載人航天科普教育等工作,以另一種方式助力中國的航天夢。
講座當中,韓娜從太空探索的歷史入手,進而引申到載人航天的作用和意義,尤其是中國載人航天近年來取得的突出成就。接下來,她從航天員的日常訓練、航天員的太空生活、如何成為一名航天人(航天員)等多個角度,給師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翔實、風趣幽默的航天科普課。
韓娜表示,經過多年的艱苦奮斗,中國培養造就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高素質航天人才隊伍,也培育鑄就了偉大的載人航天精神。她勉勵同學們開拓思想、努力學習,將來報考航天相關專業,為中國航天事業日后高質量發展持續輸送人才。
講座結束后,師生們分組參加了航天科普體驗活動?;顒蝇F場既有利用靜電原理能讓人“怒發沖冠”的范德格拉夫起電機、航天服展示,也有太空育種植物的現場展示和馬德堡半球、共振龍洗盆等展品,還組織同學們利用天文望遠鏡進行了太空觀測,與浩瀚的太空進行了一次“近距離接觸”。
“破迷反偽、抵制邪教”科普展覽也同期進入校園,并組織了師生們集體參觀學習。展板在介紹航天科普、天文學相關知識的同時,還以生動翔實的案例,展示了邪教的特點與危害,駁斥了邪教所謂“有神論”“宇宙觀”,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北京反邪教協會秘書長李純鳴結合展板內容為師生們進行了相關講解。
北師大密云實驗中學是北京師范大學與密云區政府合作辦學的高中校,近年來學校立足生源實際,開展特色辦學,形成了體育、科技、藝術三位一體的教育特色。尤其是在科技教育方面,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為目標提升綜合素養。校長張廣德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航天科普課,更是一次創新學習和思想教育課。仰望星空時看見的不止星辰和宇宙,更有漫長征途和美好未來。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學習,啟發學生們關注學習科學的興趣,為日后繼續深造奠定堅實的基礎?!?/p>
北京反邪教協會秘書長李純鳴表示,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傳播手段的進步,邪教和一些有害的精神培訓組織在傳播上也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侵害人群也更加明確。對于在校中小學生而言,提升科學素質、培養科學思維、掌握科學方法同樣是破迷反偽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個人素質素養的重要途徑。航天科普進校園活動,在傳播科學知識的同時,也注重科學方法和科學思維的培養。希望類似的活動,未來在質量和數量上持續提升,為更多青少年搭建起學習與交流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