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和媽媽學科學”媒體采風活動走進安徽省
你最欽佩的科學家是誰?六年級的余知樂最先想到的是從家鄉走出去的科學家——鄧稼先。
“我和媽媽學科學,美麗家鄉我代言。今天我和媽媽要分享的主題是‘國士無雙——鄧稼先’。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鄧稼先毅然決然地放棄美國優越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回到祖國懷抱,投身核工業科研攻關,為我國核武器研制與發展做出卓越貢獻?!庇嘀獦泛蛬寢屪哌M位于安徽省安慶市的鄧稼先故居,為大家傾情講解愛國科學家鄧稼先的故事,帶領大家一同感悟科學家精神。跟隨她們的鏡頭,伴著緩緩而出凝重的背景音樂,我們仿佛又再次回到了有關上世紀的時代記憶中。
這是一項由媽媽和孩子一起錄制科普視頻的活動,也是2022年“我和媽媽學科學”的萬千縮影之一。鄧稼先的胸懷與精神激勵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如今,在孕育了鄧稼先的這片熱土上,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正涌動著新生的力量。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為了在廣大農村婦女兒童中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助力婦女兒童科學素質提升,中國科協科普部、全國婦聯宣傳部聯合開展了2022年“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
近期,北京科技報、安徽科技報等媒體先后走進安徽省合肥市和淮南市,開展2022年“我和媽媽學科學”媒體采風活動?;顒又攸c面向地方科協、婦聯、學校等活動參與單位負責人、師生代表及學生家長,圍繞科普活動開展情況、科普助力鄉村振興、婦女兒童科學素質提升等內容進行專題訪談,同時深入科普場館,通過多種形式呈現特色科普展品,向公眾展示活動成果,分享活動經驗,推介地方特色科普資源。
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江淮大地掀起科普熱潮
合肥市翡翠學校學生李禹霄也重點圍繞科學家精神錄制了科普視頻。他和媽媽在學習了解楊振寧故事的同時,還介紹了家鄉的科學發展以及蘊含的科學精神。對于參與“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的收獲,李禹霄表示積極參與科普活動拉近了自己與科學的距離,激發了自己更濃厚的科學興趣?!跋M軌蛟诤⒆拥男闹胁ハ乱活w學科學、愛科學的種子,以后長成參天大樹!”李禹霄媽媽說。
來自合肥市滁州路小學的陶克榮同學在參觀時接受采訪表示,要學習楊振寧爺爺等科學家們功在世界、心懷家國的精神,用科學知識為祖國做更多貢獻。
合肥市翡翠學校學生程昊鈺,鳳臺縣第四實驗小學學生張家棟、單詩語,鳳臺縣第二實驗小學學生馬步青及其家長就科普活動及科學精神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耙郧?,我們總以為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很遙遠,經過這次深入的了解,才知道科學精神其實就是永無止境的探索,要敢于想象、追求真理、崇尚創新、實事求是?!?img data-cke-saved-src="https://mp.pdnews.cn/static/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spacer.gif" src="https://mp.pdnews.cn/static/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spacer.gif">
鳳臺縣第四實驗小學學生高妍琦及其家長,也向記者講述了“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視頻拍攝過程中的故事,比如選材和拍攝技術問題等等?!爸挥性诓粩鄥⑴c的過程中,才能了解更多,學習更多?!彼齻冞@樣總結參與“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的真實感受。
激發科學興趣
一段新鮮又曲折的探索旅程
“由于地球是傾斜著繞太陽旋轉的,因此使得太陽光的直射以赤道為中心,以南北回歸線為界限南北掃動,每年一次循環不斷,從而形成了地球上一年四季順序交替的現象……”鳳臺縣第二實驗小學學生宋歌與家長多次走進鳳臺縣氣象科普教育基地,與氣象專家面對面交流學習。工作人員利用數字多媒體,展現安徽附近氣流的真實運行情況,從中指出關鍵點,引導宋歌真正理解“氣象”的含義。
從最初對“熱”的感受,到媽媽引申出的“三伏天”的概念,再到如今在基地里對整個氣象和天氣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宋歌也在這一次“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中,收獲頗豐。
第一次進行視頻創作,宋歌對這一項活動記憶猶新。她選擇真實還原的方式,記錄了這一整個問題的探尋過程。即便是故地重游,即便是為了同一個問題,宋歌最終得到了更多的答案,“那里的工作人員為了讓我理解,給我講了《三國》借東風的故事,還科普了相關的地理知識?!?/p>
鳳臺縣氣象局局長楊會文在采訪中表示:“在此次活動中,我們積極利用自身場地、人員優勢發揮氣象科普優勢,聯合學校,組織青少年及家長走進基地開展活動。通過共同組織參與此項活動,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了氣象科技知識的魅力,也為同學們打開了通往氣象科技知識的大門?!?/p>
在各方幫助下,拍攝終于完成,原本宋歌以為這就是結束,沒想到僅僅只是開始。片子到底從什么地方講起?怎么才能讓視頻更加有趣?一系列的問題如雨后春筍一般接連冒出,宋歌咬緊了牙,耐心整理視頻素材,根據主題規劃視頻內容,然后進行初步的剪輯、整理。
在這個過程中,宋歌發現,她不僅對“三伏天”“太陽與四季”相關的信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時,她也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到了有關視頻剪輯和制作的知識,進一步拓展了自己的視野,豐富了自己的技能。
對于以后,宋歌也有了自己的規劃。在這一次“我和媽媽學科學”的視頻創作過程中,她逐漸喜歡上了這種符合新媒體時代潮流的科普方式。接下來,她將會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探尋生活中的日?,F象,認識問題、接受問題、回答問題,發現更多科學奧秘,也給更多的人展現更有趣的科普作品并為家鄉做代言。
結合優勢科教資源
有效助力“雙減”
組織學生到科普教育基地開展實踐活動則是引導學生“走出去”,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場景式、體驗式、互動式、探究式科普教育實踐活動。鳳臺縣第二實驗小學教師蘇玉玉結合學?;厩闆r、科學課開展等,向記者分享了學校開展“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相關情況等方面細節。
在鳳臺縣第四實驗小學,朱佳老師帶記者參觀了科普體驗館。作為學校的基礎科普項目,體驗館通過37套涵蓋機械、微電子技術等在內的科普實驗設備,讓孩子們在鮮活生動、互動性強的科普體驗中激發好奇心和想象力,也為科普助力“雙減”增添了更豐富的內容。
在合肥市翡翠學校,校長助理陳龍表示,學校作為“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合肥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積極落實基礎教育“雙減”工作,積極參與各類科學及科普活動,推動學校、社會和家庭協同育人。
科技資源以及科技創新成果也是科普不可或缺的“源頭活水”。合肥是一座科技名城,創新正在成為合肥最大標識、最大動能和最大潛力。得益于此,眾多“科普教育基地”“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和先進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國家實驗室、前沿交叉研究平臺等資源,為科普帶來了更多的嘗試,為“雙減”帶來了更多的機會。比如,合肥科技館就依托“楊振寧陳列館”以及各類展項和教育活動,著力打造高品質的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與弘揚科學家精神的主陣地。
在談及科普與“雙減”的關系時,合肥市翡翠學??茖W老師周宇辰說,學校圍繞合肥的優勢科教資源,在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同時,結合“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走進安徽省科技館、安徽名人館等科普教育基地,利用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有效加強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升青少年群體的科學素質,有利于形成高素質的青少年科技人才儲備。
鳳臺縣委副書記、縣科協主席葉宜聲向記者介紹了鳳臺縣全面落實科普助力“雙減”工作、大力度開展科普教育示范學校和校外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創建工作等情況?!巴苿有5睾献?、推進科普與教育融合,推動科普與家庭融合,‘我和媽媽學科學’就是一次很好的科普教育活動?!比~宜聲補充說,“除此之外,鳳臺縣還充分發揮媒體優勢,全方位、多形式展示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成果,為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課余生活,拓展視野、提升動手能力并激發青少年對科普知識的學習興趣?!?/p>
特色“小圓子”撬動鄉村振興
提升婦女兒童科學素質
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位于美麗的淮河岸濱,這里水美魚肥,是有名的魚米之鄉。在一年級學生周儀揚的眼中,家鄉有很多美食,而她最愛吃的便是淮河三豆之一——廟集綠豆圓。周儀揚和媽媽一起參與錄制了科普視頻,她們驅車前往廟集拍攝綠豆圓的制作過程,專門為食客們推介色澤金黃、口感香脆、清熱解毒的地方名小吃。
從周儀揚和媽媽一起拍攝的科普視頻里,我們能“窺一斑而知全豹”,不僅能夠看到如今鄉村發展的模樣,也看到了濃厚的家庭科學氛圍和親密有愛的親子關系。除此之外,我們還欣喜地看到了農村學生及農村婦女通過“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潛移默化提升了科學素質,有效推進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銜接。
作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的淮南市鳳臺縣,自“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開啟以來,鳳臺縣科協、鳳臺縣婦聯、鳳臺縣教育局及鳳臺縣氣象局積極參與,共同圍繞“我和媽媽學科學 美麗家鄉我代言”主題開展科普作品競賽、特色科普內容閱讀展示等活動,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科普活動的熱情,全面普及科學知識,提升婦女兒童科學素質。
除了青少年外,女性科學素質提升工作也是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的關鍵一環?!傍P臺縣婦聯大力開展高素質婦女培育工作,努力提高婦女文化素質,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大力實施農村婦女素質提升計劃。通過組織參與各類科技科普活動,有效提升農村婦女的科學致富能力和科學文化素質?!兵P臺縣婦聯(掛職)副主席王紅燕向記者分享了活動中的舉措。
2022年“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得到了包括安徽省在內的26個省份232個縣730所學校學生參與,學生上傳優秀視頻作品10374部,累計總播放量達5.4億次。未來,“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將加大組織動員力度,擴大覆蓋范圍,繼續營造學科學、懂科學、愛科學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