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創新,走向國際,中醫藥產業發展迎新機
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北京中醫藥創新發展論壇上,多位院士、專家齊聚一堂,圍繞中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及中醫藥文化交流合作,分析行業發展新趨勢,暢談未來新機遇。
記者/王雪瑩
9月2日,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北京中醫藥創新發展論壇在首鋼園順利舉辦。本次活動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市中醫藥對外交流與技術合作中心、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北京中醫藥學會共同承辦。
活動當天,多位院士、專家齊聚一堂,圍繞中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及中醫藥文化交流合作,分析行業發展新趨勢,暢談未來新機遇。
▍加快建立針灸臨床證據體系,推動針灸大科學發展
“想讓針灸治療學真正走向國際,一方面需要好的臨床證據,一方面還需要明確的科學機制,尤其是對基礎研究的需求,我們是很迫切的?!?/p>
在論壇上,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所長景向紅表示,全球針灸臨床研究發展方興未艾,無法為醫生臨床決策提供足夠強有力的證據,這是針灸臨床研究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為此,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持續開展“針灸國際大科學計劃項目”,集結了全球109位不同國家及單位的專家和學者,從針灸隨機對照實驗、系統評價及臨床實踐指南等多方面入手,共同提出了方法學建議,形成了專家共識。
“針灸治療學是跨基礎和臨床的綜合性學科,根據基礎研究的規律提出臨床診治治療的規律和策略,這是我們對針灸學科基本問題的梳理”,景向紅說。她表示,從大科學角度看,目前,全球對針灸學證據基本共識已經形成,但在實際臨床操作和決策中,醫生仍然缺乏實用性、強制性、高質量的統一操作指南。為進一步提高臨床決策效率,她呼吁,行業應加快建立針灸臨床證據體系,推動針灸治療學在全球范圍內的科學發展。
▍走出國門,打造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新高地
“中醫藥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時候,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重成為此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一次生動實踐”
活動當天,中國中醫科學院國際合作處處長宋坪介紹了中國-奧地利中醫藥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的建設情況。她表示,該聯合實驗室由中奧雙方共同建立,圍繞中歐重大感染性疾病,突出中醫藥優勢特色,挖掘中醫藥理論,篩選有效中藥并開展高水平臨床和試驗研究。
未來,中奧聯合實驗室將從五大方面入手,即活態傳承中醫古籍精華,篩選并加強對具有藥用潛力的中藥植物研究,聚焦前沿基礎領域開展技術創新,推動多學科交叉的創新發展,培養并建設一批人才隊伍,力爭將其打造為我國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新高地,為推動中醫藥在國際范圍內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發揮更大作用。